杂思:关于女性教育

本周是这一年最后的授课。昨天上课的时候,老师就问我毕业以后的规划,我说我准备回国去其他城市工作积累一些经验再做打算。他听了很吃惊,疑惑地问,我是否征得了父母的同意。我说这件事倒反而是父母支持的。他说,这倒是稀奇,竟然不是催着孩子回归故里,早日嫁人过安稳的生活。此时我才意识到,其实这种想法无论国内与国外(亦或许日本原本就有男尊思想),但最要紧的还是,否认女性的价值仍是一种常态。

我熬过国内的中高考,克服外语的关卡,独自申请来到日本读master,度过考学和研究的漫漫时光,仍然被认为在之后嫁为人妇是一种紧随其后的寻常发展。而不是实现自我的价值。

其实拥有这种思想的人群过于庞大,我也不愿当面做辩解。甚至仍有许多男性认为女子的知识只是婚恋市场上的另一种筹码,是稳重识大体、能够教育好下一代的证明。所以学习和思考正是为了识破和抵御这种腐朽思想,遵循自己的价值观和原则。

近日看到新闻,一些“村落”里复开办“女德学校”,最可恨的它不是针对成年女性,而是接收未成年、十几岁的小女孩,对她们洗脑式地思想侵害。对于儿童或者青少年来说,正处于对世界好奇和吸收的阶段。对于很多概念和信仰,是一种简单地接受,很难成熟地思考。有无限可能的青春孩童,不去阅览书籍,不去培养兴趣,也不去尽情玩耍奔走,而去背诵一些男尊女卑的口号,简直是令人发指的事。

由此,其实家庭教育的影响真的是非常重大。错误的环境和观念直接影响到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最后渗透浸毒到整个社会。

前阵子听李玫瑾教授在节目里讲到,在犯罪分子中,存在着大量女性的盲流。整体来说女性的罪犯是比男性受教育水平更低的。在恶性案例中,甚至有极度贫困的母亲弑子自杀的案件。众人讨论时说道,假如真的是因为深陷贫困又一心赴死,何不通过自己的死唤起社会关注,从而得到社会对几个孩子的资助。而结论是她不会产生到操作舆论这一层的考虑。把自己困于一个小屋檐下,只有炊洗顾家的生活,是多么压抑。当然这种结果,有底层保障制度不完善,基础教育的辐射不够的各种问题。也有很多是自己的选择。这种选择的原因有时候甚至是因为想不出第二种选择,这才是最可怖的。人生走到山穷水尽,没有一点选择的能力,谁人能不崩溃不绝望。

所以受教育,一方面是学习知识丰富视野,过程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而从事一份职业;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思维方式,与人相处的方式、语言沟通的方式、研究探索的方式、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等,是完善一个人的人格的过程。

不过我仍然认为应试教育是痛苦的,但也有一部分人有幸回避或者减轻了这种痛苦。有的幸在于有一个开明的家庭,有的幸在于进入一个懂得因材施教的学校,长大后我才发现这两件事,几乎和中彩票一样难。

但纵使感兴趣的事,从一无所知到摸索的过程也不见得总是愉悦。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学习的境界和层次是逐步递增的,总要经历痛苦的探索。至于第三个意象中代指的层次更是极难达到,但即使未有大彻大悟,也总能小有所学。学习的意义是在之后慢慢显现出来的。经过时间的洗练,很快就会发现有的人言之有物,每一段时间都有一些成长;而有的人似乎停留在青春期,很天真很烂漫同时也很空洞,实则是放弃了成年人探索生活和人格的很多乐趣。洒脱不代表一无所知,而是在了解一些本质的前提下,宽容地理性地对待这个世界。

谈地很杂了,总之,无论男女都不能放弃学习这件事。但对于女性来说,更为切实地重要。


评论

© BREATH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