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的能对人造人产生共情吗?——西部世界第一季思考

西部世界第二季来了。当时刚刚看完第一季的时候我还记得自己说没想到要等到2018,太久了。看起来遥远的2018也都过了三分之一了。

心情上感觉时间过得很快,记忆倒没有说谎,上一季的内容忘了个七七八八。前情提要的部分有一种要忆起前世今生的感觉。在一个可以脱离道德伦理和法律常识约束的情况下,人会不会暴露出最恶的一面。答案是肯定的。或者准确的说这个几率非常的高。

有意思的是现实中HBO也期间限定地做了一个真是的西部世界theme park,还原了一部分剧中的场景,并且由演员来扮演西部世界中设定的角色。听了记者讲述他进入主题公园见闻,我印象最深的是在进入公园门口的一个“人物”,相当于迎宾的一个角色,她在十几个小时里只冷着脸重复一句话“welcome to west word." 任何人对她搭话都不会改变姿势和表情。这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这个演员实在太敬业。但仔细想想现实中就有人做着类似的工作。比如前台的工作人员、客服、流水线上的操作员。演员可能只需要重复几天这样单调乏味的工作,而真实的一份工作却可能是做一辈子。

这里我联想到一些别的,就是一个概念的问题。比方说一个新人演员去加入到一个HBO这样主题公园project,即使是只有一句话不断重复的台词,也是丰富了她的职业生涯。她去“扮演”一个只会重复、只会服从指令的一个“角色”。而实际上她可能来自于一个电影学院,有着良好的素养和天分,她可能参与了一些广告等等。这部分只是猜想,着重在于一件事——如果需要演一个接待员,那就不可能会找一个真正的接待员。因为普通的接待员无法控制自己的肌肉动作和表情。

这其实是一个相对残酷的事实。我们很少会对客服或者流水线上的员工表达对他们职业素养的钦佩,因为事实上既然它是重复的流水线作业,那么就不会涉及到个体的认知。你不会因为今天遇到一个好客服就一直找这一个客服(也做不到),挂掉一个就接上另一个。这种工作是抽离掉自身个性的,接一千个电话也不能拓展自己的领地。

我提到这些是为了引出西部世界第一季只所以让给观众对人造人产生共情的一个观念:我们对本身有着较高素质的人,容易产生认同感和同情。

西部世界首先作为一个电视剧,满足视觉和审美的享受是必然的。但是从另一方面考虑,这样一些心智正常甚至聪明、身形矫健、容颜貌美,对未来充满天真的向往,放在普通的社会上来说有着无限可能的主角们,沦落为困兽、玩物,才那样地令人揪心。

当然西部世界里出于内部故事线需要也有设定一些烂人,每天喝醉了就知道调戏良家妇女动不动就拔枪决斗那一拨。试想如果西部世界变成烂人世界,里面只有设定为作恶多端的坏人,作为观众还会不会因为他们的暴毙而(代替)产生一种良心的谴责?我想即使了解这一切都是程序的设定,也挺难的。试想放在现实中,就好比一个因为天生的精神疾病而杀人的人,可能不必承受法律的制裁,但由于既定的犯罪事实,仍然会受到谴责一样。如果你要为设定成坏人的人造人鸣不平,那么先天的精神病患者也是被“设定”成了那样,从来也没有公平一说。西部世界讨论的可能是,人虽然站在了地球中食物链的顶端,那么再往后的时间里,我们有没有资格成为真正的“造物主”?

我又发散一下思维,假如西部世界不是西部世界,而是水果忍者世界呢?水果还是那些个水果,不过他们有了交谈对话思考的能力,或者别的也行吧什么超级马里奥世界,反正没有人类的参与。即使真的捅马里奥一刀他也会闪着可爱的音效倒地,那又还会不会激发同理心?

人类的同理心主要还是来自于人类自己。还有与我们相似的物种,哺乳类动物等等。对鱼类产生同理心就比较困难。(水形物语还是类人的物种)

就目前的科技来看,模拟人的机器人连“恐怖谷效应”都还没能突破,同时智力上也只能说讲几个设定好的段子,没有一对一交流的能力。就如我上文所提到的“我们对本身有着较高素质的人,更容易产生认同感。”目前来看,机器人甚至谈不到素养的问题,所以能让大部分人产生同理心和认同感是比较困难,更难说能产生信赖和爱的感情。


评论
热度 ( 1 )

© BREATH | Powered by LOFTER